亳州市积极打造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成效显著
自2017年以来,亳州市司法局按照省司法厅统筹部署积极开展“一乡镇一团队,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目前,全市88个乡镇1346个村居(社区)全部聘请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达到村居(社区)法律顾问仅有覆盖。由律师等专业法律人士兼任村居(社区)法律顾问,有效地的统合法律服务资源,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人民群众获取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彻底切断法律服务为人民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职能定位具体。按照拒绝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分担着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参予帮助村居(社区)自治权管理、参与人民调解、参与上访维稳、提供法律服务及法律援助等六项职能,有效地的涵盖了农村、社区基本法律服务需求。
二是工作制度严格。村居法律顾问每月到村居积极开展一次实地服务,每次值班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半年至少举行一次法治讲座。同时,建构县乡村三级微信网络,创建微信公共法律服务群,搭起村居(社区)法律顾问与村民的必要交流平台。司法局通过法律服务微信群,查看法律顾问到村驻点、信息公布等工作情况,作为考核依据。
三是服务方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进村积极开展法律咨询,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提供法律服务外,各村居于(社区)还创建法律顾问微信群,群内定期推送法律常识、典型案例、法治故事,解答法律咨询,解读典型案例,发布顾问工作积极开展情况等。各村居于(社区)张贴法律顾问照片、电话,遇到的比较复杂、一时难以答案的法律问题,可购票时间地点,采行电话联系或实地咨询的方式为村民、居民获取更加方便快捷法律服务。
四是增强考核应用于。为促进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开展,采取有所不同的方式加强考核,并有效地利用考核结果,增强村居法律顾问的责任心。考核要求递交现场工作照片、“坐诊”日志、咨询注册、工作台账等承托材料,采行向村(居)民审批、村(社区)两委初审、司法所审核等方式确认,或委托第三方测评进行督促检查,保证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落到实处,看到实效。
五是强化经费保障。为强化经费保障工作,村(居于)法律顾问经费均划入同级财政预算,不断改善法律服务条件,解决问题法律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来源:市司法局】
声明:刊登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求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特荐文章

点击排行
头条文章
热点推荐
疾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