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合肥暗访!
昨天深夜,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严防疫情反弹的通报。安徽交通广播908新媒体第一时间权威发布。
其中具体提到,今冬明春是疫情防控关键节点,加之元旦、春节临近,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激增,疫情防控不存在不确定性。整个通知一共有20点,在第二大点、第5小点明确要求严格管理商贸场所工作人员,商贸场所全体工作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并作好注册,仅有时段配戴口罩。在称重、收银等易导致人员挤满的区域,要安排专人进行纾缓;人员较多时要多设称重点,关上全部收银通道,防止人员挤满。
今天下午,908新媒体特别报道组回到合肥市三里庵之心城商场,这里人员流动大,附近高校众多,轨道交通2号线三里庵车站更是带给大流量,那么这座商场的商户和工作人员是不是认真贯彻继续执行合肥市的涉及通报呢?
在采访摄制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让人深感十分意外的事情。在该商场四楼的FILA店铺,店里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没配戴口罩。店员告诉记者,周末人比较多,太忙了,虽然商场有要求,但戴口罩不是很方便,所以没有戴口罩。
在我们提醒该工作人员应当配戴口罩后,始终没有得到推崇,我们要求找寻商场的楼层负责人,一位自称是该楼层负责人的女子将我们再次带回这家店面。没想到让人意外的一幕发生了。我们在已经索取专访证件的情况下,该负责人要求我们必须要向店员再次出示证件,否则不得摄制报导。
从我们提醒这位店员,到楼层负责人带我们再次转入这家店。这么宽的时间,店里的工作人员始终对配戴口罩这件事无动于衷,并且说道记者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请注意,该店员在说道拿口罩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记者第二次进店了,时间也过去了十几分钟。
在记者的再三坚决下,该工作人员配戴了一副黑色口罩。但记者发现,该口罩归属于毫无防护能力的时装口罩。觉得是不明白,作为必备品的一次性防水口罩,为什么十几分钟时间都去找不出来,难道该门店平时从不戴着口罩?
随后,我们回到了三楼的GXG门店,正在门口招呼客人的店员一样没戴着口罩,通过超高清远距离摄制系统,记者对其展开了简单访问。
在记者提醒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商场的工作人员都必须配戴口罩,该工作人员反问记者“干嘛呀,我们现在商场里面的话是都没有。戴口罩和顾客接触的话,不会造成讲话不方便听不清。”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专访途中,记者随机查看了多家门店,部分店员在经过记者提醒后,主动配戴上了口罩。
曝光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真的希望大家对相关疫情防控工作引发推崇。在这种人流量大的密闭式场所,按照拒绝佩戴口罩真的十分最重要。
其实在该商场的入口处及商场的显眼位置,都有涉及疫情防控的提醒,绝大多数顾客都能在进场后自觉佩戴口罩,作为工作人员理所当然坚决作好。
更别忘了,合肥市已经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防范疫情声浪的通知。里面是明确要求商贸场所全体工作人员仅有时段佩戴口罩。
今天下午,908新媒体在报道过程中,通过官方抖音、视频号进行发布,合肥之心城购物中心很快关注,在刚刚收稿前,向908新媒体传递了对该事件的涉及处理意见。
对此,我们来听听908新媒体特约评论员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朱晓凯的观点。
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于12月26日实施了“两节”疫情防控“20条”新规,安徽交通908新媒体记者依据新规,对合肥市人流量较大的商业综合体进行访查,找到竟有多家门店店员没按照拒绝佩戴口罩。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便是在记者指出工作人员相关问题后,部分人员也并没立刻引发重视,甚至说记者影响到经商了,真堪称是疫情防控面前“糊涂胆大”。
年终岁末,随着人员流动越来越频密,聚集性活动越来越多,合肥市的疫情防控也开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此次合肥市实施的疫情防控新规,其目的就是希望能把疫情歼灭在兴起状态,把疫情防控的影响掌控在最小范围,以极力城主寄居人民的生命安全。根据新规,商贸场所的全体工作人员每天都必须展开体温检测,作好登记,并全时段佩戴口罩。作为合肥人流量较大的知名商场工作人员,对于疫情防控的形势不可能不清楚,对于合肥市发售的这项新规也不可能不理解。清楚了了解了,还不重视,往小了说道,这是工作马虎、作风漂浮;往大了说,这是缺少社会责任感,是漠视规则,甚至还有可能会让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疫情防控防线出现缺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安徽交通908新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这是媒体遵守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具体表现。这样的暗访越多、监督越贤,就越能使有关部门对于疫情防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捉早于捉小、防微杜渐、及时发现、优先处理,从而使得媒体对于社会环境的预警功能需要落到实处。对于记者在暗访中找到的问题,“之心城”不应回应衷心感谢,并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严肃查漏补缺,挡住防控死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政府推出了防疫新规,媒体展开了必要监督,全社会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作为防疫主体,都无法、也不该马虎大意。
发送 注目
点亮下方“在看”图标
更多人看到
特荐文章

点击排行
头条文章
热点推荐
疾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