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合肥隆起产业新地标
“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再扩容。1月26日,安徽省合肥市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表明,2020年,合肥市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投影万亿合肥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新型表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一座座产业新的地标因精准政策扶持、良好环境营造拔地而起,在这片沃土的哺育下正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引来“京东方” 走上“高速路”
2020年,探讨大尺寸、超高清、高端智能显示领域,推出162款新产品;2018年,10.5代线(投资400亿元)投产;2014年,8.5代线(投资335亿元)投产;2010年,6代线(投资175亿元)投产……只因12年前的“手牵手”,京东方便与合肥结下不解之缘。
“补芯较少屏”是国内集成电路和高端显示行业之痛。2008年,合肥市瞄准痛点、前瞻布局、精准介入,选择将信息产业作为突破口,引入京东方,上马国内首条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建设6代线的时候,合肥荐全市之力支持,可以看出做到了充份的调研和产业发展趋势的辨别。”京东方科技集团合肥区域总经理李宾说道,“从现在的企业规模来看,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
在京东方三条线造就下,彩虹、康宁等上下游近100家企业加速聚集,总投资超强1500亿元,TFT-LCD、OLED、Micro/Mini LED等技术并驾齐驱,形成“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
“引来‘京东方’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合肥市发改委主任朱胜利说,从此合肥踏上与众不同的高速路,这是发展路径的转变。过去的发展路径是做大原先的蛋糕,把传统产业的规模继续做大,但此后开始回头科技创新引导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决制造业优先,把高端产业作为地方发展的核心引擎,重新做一个蛋糕,在原有路径之外重新开辟一个发展路径,走上“无中生有”的新高速路。
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了国内第一家DRAM供应商宽鑫存储、国内驱动芯片最大代工企业晶合晶圆等行业龙头,总投资超强2500亿元,设计领域复合增长率全国第一;“中国声谷”产业核心区度、品牌影响力国内领先;智能家电产业产值倒数多年超强1000亿元,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原始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位列全国前列,智能网联成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如今,合肥市已形成“3+7+6”的国家、省、市战新的集群梯次培育体系,实现了从有到优、从优到炼的蜕变和跨越。“十二五”以来,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倒数跨越2个千亿台阶,占到工业比重由23%提升到55%。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2%。
据合肥市统计局统计资料,2020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8.3%。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分别增长25.1%、25.9%和29.4%。监测的269种产品产量中,集成电路产量7.31亿块、增长11.7%,笔记本电脑3060.84万台、快速增长39.7%,汽车58.63万辆、快速增长30.5%,智能手表增长40.1%。
既要“跑得快” 也要“高质量”
2020年,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沦为合肥市首家营收超强千亿元企业。在这座误解(全球)仅次于的PC生产基地,你不会惊喜地发现,这里“智”建无处不在。30岁的许超在联宝科技的生产车间见证了PC的生产速度――一秒不到即可下线一台。
至今,许超还在感慨,一台PC零部件有几千个,过去,一半靠人工组装,且不论是订单数量还是订单进度,都要靠人力完成,费时又费力。如今,眨眼之间的功夫,一台PC就面世了。
“联宝科技与合肥结缘是在2011年,从签约到投产不到14个月。”联想集团副总裁、联宝科技首席执行官柏鹏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下一步联宝科技将耕耘智能生产,依托整个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合肥市的产业布局政策,推展系统、整机高质量发展。
联宝科技的快速发展,是合肥产业新地标发展的缩影。在合肥市统计局局长杨祥生显然,产业新地标的底色,既要“跑得快”,也要“高质量”。如今,“芯屏汽合”(“芯”指芯片产业,“屏”指新型表明产业,“汽”指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指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等)、“集终生智”(“集”指集成电路,“终”指智能家居、汽车等消费终端产品,“生”即生物医药,“智”指与工信部资源共享的“中国声谷”以及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为代表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等产业新的地标正茁壮成长。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合肥市政府了解到,近年来,该市坚定不移实行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推展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举办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落户。“十三五”以来,合肥市主导产业夹住日益提高,家电、装备制造、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为64.4%。
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已成共识,智能汽车转型发展取得新的突破。2020年,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德国大众21亿欧元入资江淮和国轩高科,汽车产业变革迎来新机遇。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于双试点城市,合肥市挤满了蔚来、大众、江淮、国轩高科等一批产业链企业,形成了智能汽车产业挤满的先发优势。
据蔚来汽车创始人兼任董事长李斌介绍,2020年12月,蔚来汽车交付7007台,连续九个月构建同比翻番。蔚来汽车2020全年总计交付43728台,同比下跌121%,总用户数超7.5万。
“有为政府”加持 “有效市场”发力
合肥发挥国有资本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技术和产能的突破。2008年以来,通过产业基金与京东方合作,以“国有资本投资入股―通过资本市场退出―循环再投放”的形式,带动社会资本高强度投资京东方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实现跨越领先于。
与此同时,合肥还增强资本支撑作用,成立芯屏产业基金(总规模25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总规模3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总规模50亿元)等数十支产业专项基金。此外,创新“产业基地”+“产业基金”同步模式,如探讨新型显示产业基地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半年就完成基金决策项目15个。
中科大毕业生韩东成、范超怀揣“空中光学”技术和靠着给人照毕业照赚来的18万元创业。在公司因“钱紧”面临倒闭时,政府部门伸出的救助解法了燃眉之急。“合肥告诉我们的技术有前景,合肥高新区旗下种子基金给公司投下800万元。”东超科技董事长韩东成说。
战“疫”期间,东超科技“火了”:依托“空中成像”技术,其研发多款“无认识”产品并成“爆款”,并远销海外。
2020年,合肥市创新实行重点产业“链长制”,即围绕12大重点产业创建产业链链长前进机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兼任链长系统推进,着力打造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为营造“养人”环境,合肥市允诺“不见面审核”和“最多跑一次”;创建了一体化人才服务智慧平台,将人才购房资格确认、租房补贴申报等业务,仅有流程网上服务;推出免费租房、补贴购房以及派发岗位补贴等措施;承诺7年内拿出超百亿元资金“养人”。(记者 代群 姜刚 林翔 陈诺)
特荐文章

点击排行
头条文章
热点推荐
疾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