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阜阳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
昨日,在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十三五”成就巡礼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局长顾中伟介绍了“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主要成就。
总量不断扩大,增速争先
“‘十三五’是阜阳经济转型、增速换挡的关键时期。”顾中伟表示,2015年以来,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位次提高、增速打破全省,构建了体量与速度“双进位”。
“十三五”时期,全市多项经济指标总量位次提高。2019年,我市生产总值2705亿元,在全省位次由2015年的第6位升至第4位;“十三五”前四年年均增长9.1%,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增幅总计全省前三;规上工业增加值由第7位升到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由第10位升到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3位升到第2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由第4位升至第2位;贷款余额由第6位升至第3位;财政收入由第7位升至第4位。
在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扩大的同时,我市经济增速实现争先进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益、农村居民人均农村居民收益等指标增速倒数四年稳居全省前6位。2019年,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居民人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全省位次比2015年均有提升。
三大产业发展获得实质性效益
“江淮粮仓”地位更加巩固。201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699亿元,“十三五”前四年年均增长3.8%;粮食总产524万吨,构建“十六连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201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15235个,家庭农场20497家,分别比2015年增加5955个、1496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0家,比2015年增加70家。
“十三五”时期,我市的工业实力跻身第一方阵。工业高质量发展减缓推进,已形成16个产值3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2019年工业增加值居于全省第6位、皖北首位。
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1321亿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9%,低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8个百分点;占到生产总值的48.8%,超第二产业10.6个百分点,成为夹住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信息传输、租赁商务、居民服务、文化娱乐等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2019年实现增加值195.2亿元,占服务业的14.8%,是2015年的2.1倍,年均快速增长19.9%。
三驾马车强劲有力
投资增长速度稳居首位。“十三五”前四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5%,比全省高11.6个百分点,居于全省首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猛,2019年已完成投资772亿元,是2015年的2.9倍,年均快速增长30.7%。
消费大市实至名归。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5亿元,居于全省第2位,是2015年的1.7倍,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其中,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快速增长1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年均快速增长18.0%,汽车类年均增长13.3%。旅游业减缓发展,2019年旅游入境人数3164万人次,构建旅游业总收入240亿元,是2015年的2.7倍。
“数字的变化,见证的是阜阳经济结构的镎、方式的转变和动力的转换。”顾中伟说道,“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为全面竣工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为“十四五”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荐文章

点击排行
头条文章
热点推荐
疾病病例